真的「能躺就不坐」!研究揭睡覺比久坐更瘦腰,護心1策略降膽固醇
平常「能坐絕不站、能躺就不坐」的人,可能被視為懶人代表,其實對身體健康而言,躺平睡覺還比久坐的行為更好!一整天坐太久讓人變胖、增加大腸癌、肺癌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風險,有最新研究發現,將久坐改成「睡覺」,不僅體重變輕,就連腰圍也跟著變小!
英國心臟基金會醫學副主任James Leiper建議採取「運動零食」策略,不論時間長短,盡可能地讓自己動起來。比方說,可以邊講電話邊走路,或訂個鬧鐘提醒自己每小時站起來跳幾下開合跳,僅僅只是每小時起身5分鐘、稍微活動就有助改善心血管功能,研究甚至發現,即便每小時只有走路1分鐘,也能有效降血壓。健身教練Dana Santas指出,就算連一分鐘都沒辦法離開辦公桌,還可以用原地起身、坐下練習幾個深蹲,同樣有幫助。
許多研究都已證實久坐對人體會造成諸多傷害,日本肝膽胃腸外科醫師石黑成治曾說明,久坐不僅讓人容易損失肌肉,還會導致最大攝氧量降低,該數值越低,代表人的心肺耐力也越差,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也就越高。50歲久坐的人最大攝氧量數值,與80歲積極運動的人數值相當,兩者已有30年份的健康危害差距。所以如果不想50歲有一副80歲身體,趕快動起來、克服久坐吧!
吃草莓防失智、抗憂鬱「短短3個月見效」降低大腦發炎關鍵是它
步入中年容易「中年發福」,導致體內出現慢性發炎,而慢性發炎正是許多慢性病及神經退化的主因之一。研究團隊推測,草莓之所以對防失智有益,是因為草莓中的有益成分能透過改善新陳代謝、降低發炎,而改善認知功能。
Robert Krikorian則進一步解釋,草莓含有花青素,它是一種抗氧化物,已被公認有增強新陳代謝、提升認知能力等多種健康益處。此外,流行病學數據也表明,常吃草莓的人,隨年齡增長,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較慢。除了花青素之外,草莓還含有鞣花單寧、鞣花酸等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效果的微量營養素,它們對心血管疾病、神經退化性疾病、癌症等帶有正面的影響。根據日本社會醫療法人博友會衛教資料,草莓等水果與綠黃色蔬菜(青花菜、菠菜等),是最適合預防失智症的關鍵食物。原因就在於這些蔬果富含抗氧化物質,美國神經醫學會發現,血液中的抗氧化物濃度越高,失智症風險就越低;此外這些蔬果中還富含葉酸,能抑制腦梗塞、預防血管性失智症。
2周逆轉頭頂稀疏髮際線!搶救掉髮先檢查5大營養你吃對了沒
頭髮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質所構成,蛋白質攝取不足時,頭髮的生長就會受限制,可能導致髮質變得易脆,甚至掉髮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,每餐至少要攝取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才足夠。為了避免構成頭髮的原料不足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。
毛髮的生長與修復需要鋅的協助,且鋅也是蛋白質製造過程中的必需營養素。食物中含鋅量較高的食物為甲殼海鮮類如牡蠣與蝦子等,此外內臟、紅肉類、蛋和魚肉等含量也豐富。而含鋅量較高的植物性食物包括全穀類、小麥胚芽和堅果類如腰果、杏仁、南瓜子和松子等。這些食物尤其適合素食者來補充營養。例如,可以在喝豆漿時加入一些堅果粉來增加攝取的鋅量。
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,能夠降低因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壓力。此外,維生素C還能幫助人體吸收鐵質和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,因此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養素。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,例如蘋果、草莓、芭樂、彩椒和青花菜等。每餐攝取蔬菜並搭配一份水果,即可補足日常所需的維生素C。值得注意的是,維生素C較易受熱和光的影響,因此建議直接食用新鮮水果來補充維生素C,不要將水果打成果汁以免營養素流失。
久坐傷肉,連脾胃都受損!跟著中醫這樣坐,活血解痛、防內臟下垂
現代人通勤、上班、回家休息,一整天都坐著是現代生活的普遍特徵。為何現代人頸肩問題、腸胃疾病等健康問題愈來愈多?其實「坐太久」正是不可忽視的健康殺手!
都市人生活步調快,但真正身體活動的量卻比以前農村生活的人少掉許多,一鍵下去就可以享受各種美食,在享受各種「便利」之餘,往往造成身體缺乏鍛鍊,成為軟爛人。不少人認為,「坐著」就是一種休息,事實上長時間的「坐著」對脊椎的壓力是相當大的。若加上翹腳、低頭滑手機的不良習慣,身體上的痠痛根本是如影隨形。
現代人工作使用電腦,長時間的低頭坐姿,使頸腰部位的肌肉、韌帶一直處於緊張狀態,經絡氣血不通暢,就會出現各種局部和全身性症狀,引起肩頸痠痛、無力、僵硬、腰痠腿痛,甚至頭痛、耳鳴等肩頸問題。從中醫理論解釋,人體中脾主肌肉,主四肢。古籍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久坐傷肉。」久坐不動,不僅會使脾胃功能受損,影響消化,也導致四肢肌肉痠軟無力。許多人在久坐後會感覺身體睏倦就是這個道理。
這款筷子含菌量比馬桶蓋高7倍!用免洗筷更衛生?醫籲5招不吃毒
筷子,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,但筷子上也容易滋生細菌。筷子上的細菌種類繁多,包括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李斯特菌、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等。這些細菌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、腸胃炎、甚至是致命的疾病。而根據研究,筷子上的細菌菌落數平均為25,610CFU,最高可達30,128CFU,致病菌檢出率為5%。
研究人員,曾經採集了來自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深圳等城市的一次性筷子(衛生筷)和普通筷子各100個樣本,進行細菌檢測。結果發現,衛生筷子的細菌檢出率為97.5%,與普通筷子的細菌檢出率(97.0%)並無顯著性差異。細菌菌種分布情況也基本相同,主要包括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李斯特菌等。研究人員認為,一次性筷子(衛生筷)和普通筷子上的細菌污染,主要是由於筷子在使用過程中與食物、人體等接觸,容易沾染細菌。但與普通筷子相比,一次性筷子(衛生筷)的硫化物的化學含量均較高。還是「不要用衛生筷子,又髒又毒!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