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益生菌也要看基因?菌株科技挑選菁英益生菌!
益生菌是許多人飯後會來一包的保健食品,有些人購買益生菌時,會注意到益生菌在腸胃道存活率的問題,存活率越高越能在腸胃道發揮作用。提高存活率的方式有很多,市面上有許多益生菌是直接提高菌數,增加益生菌存活的機率;或是運用包覆技術避免胃酸侵蝕,讓益生菌得以存活。但是,這些都是為了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,而使用的改善或折衷的方式,若是能從益生菌本身開始,挑選出存活率高的菌株,豈不是有更好的效率、事半功倍嗎?
人體有70%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,所以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才會說:「所有疾病始於腸道。」不管是便祕、拉肚子、胃脹氣、皮膚粗糙,或是憂鬱、過敏、尿道感染、容易疲勞等,都是免疫力失調的徵兆。
而腸道菌叢生態的平衡,就跟免疫力有很大的關係,不當的睡眠模式,或是抽煙、喝酒、暴飲暴食、壓力等,都會影響腸道健康與免疫力失調。 透過補充益生菌,達到菌叢生態的平衡,不只能影響腸道健康,還能加強人體免疫力!
想減重卻吃到頭髮直直落?B群穩代謝、鎂助減壓…這樣吃幫助防脫髮
利用節食來減肥,可能會造成身體整體性的營養不良,頭皮毛囊自然也逃不過。要解決這一類脫髮,就需要多攝取熱量,讓身體整體營養充沛,毛囊自然也能恢復健康。
如何針對性地給毛囊補充營養呢?可以嘗試補充複合維生素B,特別是維生素B7、B6 和菸鹼酸等,因為維生素B 與人體的代謝及毛髮生長等有重要的關係。如果維生素B補充不足,就會導致蛋白代謝異常或蛋白質吸收不充分,而蛋白質對長頭髮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也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D,多曬太陽。還有補充一些微量元素,如鉻、錳等,都對頭髮生長比較重要。
如果各種營養都滿足了,身體胖了可是髮量卻依然沒有恢復該怎麼辦?可以從補腎、疏肝的角度來考量。髮為血之餘,血從哪裡來呢?腎藏精,肝藏血,精血不足,黑髮不生,所以頭髮問題,可以通過補肝腎來解決。肝腎好,氣血足。氣血足,可以推動循環,比如推動氣血到達頭頂、手腳、子宮,所以氣血好的女生月經好、頭髮好,手腳也不會冰涼。西醫稱手腳冰涼或者脫髮問題為末梢循環不好,其實和中醫是同個意思。多吃黑芝麻等黑色食物,頭髮也會長得好,因為黑色食物入腎。入腎的食物有:黑芝麻、木耳、桑葚、黑豆,還有泥鰍、黃鱔、生蠔等。綠色的食物入肝,對肝好的食物有:各種綠色蔬菜,特別是十字花科類的蔬菜。
改善駝背、骨盆後傾!一招伸展鬆開腰腹肌、輕鬆救腰痛!
注意到自己玩手機、用電腦時的姿勢,總是把腹肌「縮起來」、容易彎腰駝背嗎?錯誤姿勢導致頭頸向前伸的烏龜頸、骨盆後傾,同時因為腹部肌肉僵硬而引發腰痛!
透過一招類似瑜伽上犬式的動作,可以緩緩拉伸、伸展腹肌與身體前側、舒緩腰部肌肉、緩和腰痛,另外也能放鬆肩胛骨周圍的肌肉,達到開胸、強化背肌等功效喔!
【一招伸展放鬆舒緩腰痛】
- 首先從四肢著地開始,雙手撐在地面、背部打平。
- 肚臍像地板靠攏,慢慢伸展。
- 想像著胸部開闊的感覺,緩緩呼吸。
- 伸展5秒左右回復原狀,反覆同樣動作伸展數次即可。
一跪就膝痛!高麗菜竟也能助解痛?奧地利芳療專家的3種解痛急救方
全身各處只要是承受著高度機械壓力負載的部位,都會有滑囊。這些充滿液體的小小囊袋,主要功能就是降低骨頭、肌肉、肌腱和皮膚之間的壓力和摩擦。有肌腱的地方,滑囊會出現在肌腱和骨頭之間;有些部位的皮膚會直接覆蓋在骨頭上,在兩者之間也會有滑囊。另外還有一種韌帶滑囊,會墊在韌帶與骨頭之間。膝關節部位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內側副韌帶,此處是我們目前最常有症狀的部分,不過膝蓋還有其他滑囊。在肩膀、髖部、手部的腱鞘、指關節、手肘、以及腳踝與阿基里斯腱之間等等也有滑囊。
到底膝蓋痛是因為滑囊炎還是半月板出了問題,是十字韌帶還是內外側副韌帶的毛病,這個只有您的醫生能告訴您。原則上,膝蓋疼痛一定要找醫生或治療師檢查。不過,我們還是有機會運用藥草和精油為膝蓋施行急救措施。畢竟大部分這種情況發生都發生在周末或假期。
將溫熱的菜葉放在疼痛的患部,上面蓋一塊布,之後用繃帶整個固定好。讓菜葉貼在患部幾個小時,然後用溫水沖洗乾淨。用完的高麗菜葉請丟到堆肥桶! 最後再塗上聖約翰草浸泡油。敷完之後如果疼痛減輕了,或者已經看完醫生了,那我們還可以運用康復力藥草香膏作為額外照護措施。
什麼是優質蛋白質?避免三高風險,專業醫師教你怎麼吃!
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,它能維持身體機能、促進新陳代謝與生長發育,還能修復受損肌肉、保護骨骼等,好處多又能增加飽足感、幫助增肌減脂。但是,蛋白質也有分好與壞,攝取過多也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,形成不必要的脂肪囤積。到底什麼是優質蛋白質?攝取不同蛋白質對身體有什麼影響?吃什麼蛋白質才不會不小心吃出三高呢?關於蛋白質的疑難雜症,這次交由專業的家醫科醫師曾雲璿來替我們解答!
如何判斷什麼是優質蛋白質,主要看兩個重要的比例,第一個是胺基酸的比例;第二個是能夠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比例,兩個比例夠高才足以成為優質蛋白質。蛋白質主要由20幾種胺基酸所組成,其中有9種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「需要透過飲食才能攝取到的『必需胺基酸』,其比例相對來說就非常重要!」曾雲璿醫師補充說明。
這也是「完全蛋白質」與「不完全蛋白質」的差別,「完全蛋白質」可攝取到所有的必需胺基酸,反之,無法攝取到所有的必需胺基酸,則稱為「不完全蛋白質」。「另外,也可以透過國際認可的重要指標:PDCAAS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,不僅可以評估蛋白質中的胺基酸組成,同時也能評估在人體中的消化率,其最高評分標準分數為1.0,像是雞蛋、大豆、牛奶等,都是分數1.0的優質蛋白質。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