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V感染並不代表愛滋病 帶你了解愛滋病到底是什麼疾病
得力於近年來醫學的進步,2010 年以來愛滋病的死亡機率下降3分之1,愛滋病很難完全根治,只能配合療程持續規律的服藥,對於親友是愛滋病患的人,只要有正確的相關知識,避免掉不該做的事情,其實是不會有風險,可以跟病患安全相處的。愛滋病
什麼是愛滋病( AIDS )?
愛滋病全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,感染愛滋病毒(全名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,HIV)所造成的疾病,主要透過體液傳染,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,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,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,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菌,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,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。
不安全性行為及共用針頭是高風險族群。感染愛滋病毒的人不一定會發展為愛滋病,截至2020年4月,我國HIV感染者累計案例約4萬人,而其中約1.9萬人發病,因此HIV感染者與愛滋病人大不相同。
愛滋病發病期是指當人體的CD4細胞(一種特殊的白血球,具有領導整個免疫系統的能力)值降到200時,免疫系統已經無法對抗各種感染(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、肺囊蟲肺炎、帶狀疱疹等),並合併體重減輕、疲倦、夜間盜汗、持續發燒(3個月以上)、下痢、淋巴腺腫等症狀。發病期的病人相較於HIV感染者,5年存活率及平均餘命都大幅下降。
疾病發生部位
HIV病毒主要是進攻人體的免疫系統
6分鐘護一生的的婦科疾病 子宮頸癌的恐怖之處
醫學界時常呼籲市民接種疫苗,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,亦曾邀請蔡卓妍、鄧紫琪、梁詠琪等知名藝人宣傳,究竟為什麼得病的機率這麼高?甚麼人較容易患上子宮頸癌?一旦不幸患上子宮頸癌,應如何治療?本篇將會介紹這個疾病讓你更加了解。
什麼是子宮頸癌( Cervical Cancer )?
子宮頸癌亦即發生在子宮頸的癌症,超過9成的子宮頸癌是因HPV病毒感染造成細胞不正常生長,進而演變成癌症。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,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罹患子宮頸癌的。我國自1995年起,即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。子宮頸癌
子宮頸位於子宮體與陰道的交接部位,也是陰道微生物進入子宮的關卡。若長期受到刺激或病毒感染,覆蓋在子宮頸的上皮細胞就容易產生病變,產生子宮頸原位癌(癌前病變),長時間感染就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。
國民健康署建議30歲以上婦女至少每3年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,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,請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至健保特約具婦產科、家醫科的醫療院所,即可接受篩檢服務,也可多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。接受檢查前要注意:避免盆浴、不要沖洗陰道、勿放置塞劑、前一天不要有性行為及避免月經時間。
疾病發生部位
子宮頸部
造成孕產婦死亡主因之一 子癲前症發生機率高的8種人
懷孕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件喜事,但孕婦要注意是否罹患子癲前症這個疾病,這是一種前期無症狀的疾病,多半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,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症狀,若被診斷出罹患子癲前症,可能會面臨早產或者流產的可能性。子癲前症
什麼是子癲前症( Pre-eclampsia )?
子癇前症又稱為先兆子癇,也可稱為妊娠毒血症,是造成產婦流產甚至死亡的重大疾病。目前對子癇前症的定義主要是妊娠20周後出現高血壓,同時伴有蛋白尿和水腫症狀。
全球的子癲前症發生率約為5-14%,是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子癇前症若合併癲癇發作,就稱為子癇症( eclampsia ),這種疾病影響身體多個主要器官,包括:肝、腎和肺,母子均有致命危險。
而子癇症則是指孕婦在生產過程或產後48小時內發生全身抽搐、昏迷甚至失明的現象,一旦出現子癇前症或子癇症,都會使胎兒及產婦面臨極大風險,死亡率甚至可達30%。
疾病發生部位
子癇前症會出現全身性症狀(如高血壓)。
梅毒最愛攻擊的3種人 一次帶你了解梅毒的的各種狀況
近年來梅毒感染數逐年上升,梅毒是一種性傳染病,主要原因是感染梅毒螺旋體。梅毒症狀在初期不明顯,後期則可能導致皮膚病變、神經系統損害等嚴重併發症,正確預防和治療是避免梅毒感染的關鍵。梅毒
什麼是梅毒( Syphilis )?
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(Treponema pallidum)感染所引起,梅毒螺旋體間也有不同的差異,不同亞種的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疾病和感染方式也有所差異,目前以梅毒流行最廣、影響最大。
梅毒症狀會根據分期造成疾病不好診斷。第1期梅毒最有名的症狀就是在性器官中出現「硬性下疳」,由紅疹轉成難以癒合的傷口,傷口稍微硬硬的約3~6周痊癒。而後第2期梅毒會在四肢甚至全身出現皮疹,這些紅疹甚至會帶有結痂,肛門處有可能會長出扁平濕疣。少數沒治療的病人會進入第3期,病人會在皮膚與肌肉骨骼間長出突出物─「梅毒腫」,此時容易併發心臟病或腦膜炎。梅毒在中間轉換時期有可能會沒有明顯症狀,此時處在潛伏期。
梅毒潛伏期大約10~90天,一般為3週,因此和梅毒患者有危險性行為,想篩檢要在接觸後的3週後比較準確。若確定感染梅毒,一般會建議連同HIV一起篩檢,因為常常同時感染兩者。
疾病發生部位
最早會透過皮膚接觸,逐漸侵入肌肉、關節、骨骼,最後蔓延至全身,包括心臟血管、腦神經等處。
留言
張貼留言